
我国有“基建狂魔”的美誉,尤其是在铁路建设领域,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。近年来,中国铁路建设不断扬帆出海,已经成为我们对外交往合作中的一张国家名片。也正是因为中国铁路项目兼具经济和政治意义,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还动起了歪主意。不久前,乌克兰情报部门派出行动小组,深入俄罗斯境内对俄罗斯最长的铁路隧道北穆亚山隧道发动袭击,而这段隧道属于中俄核心交通干线贝阿铁路的关键节点。乌克兰奇袭铁路,原本指望离间中俄关系。然而,中俄合作互信关系良好,乌克兰的离间计划彻底破灭,这次行动更是让我们充分看清,如今的俄罗斯更是高度看重中俄合作,彻底放弃了对我国的动武之心。
中国有基建狂魔美誉
首先来说乌克兰的此次袭击行动,除了离间中俄关系的目的之外,乌克兰也是希望通过打击俄罗斯的后勤中枢,缓解俄乌战场的压力。不过很显然,中俄高层都洞悉了这个阴谋,俄罗斯更是第一时间宣布将此次袭击定义为“恐怖行动”。与此同时,由于贝阿铁路是连接中俄的能源大动脉,俄罗斯更是对其高度重视,这也进一步表明,俄罗斯根本不会在边境地区对我国造成战争威胁。
这种“防俄理论”在20世纪曾经非常盛行,特别是中苏关系恶化之后,前苏联一度在中俄边境陈兵百万,实力强悍的“北极熊”,的确让很多老一辈人忌惮不已。然而,时过境迁,今非昔比。如今的俄罗斯,面临着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的围堵和打压,中俄关系持续深化,在这样的背景下,中俄根本没有爆发大战的可能性。就以西伯利亚地区来说,能够称得上大动脉的除了西伯利亚大铁路之外,就仅有贝阿铁路。如今,俄罗斯关键的能源贸易就靠着两条大动脉支撑,战斗民族自然不会自断手脚。
不仅如此,随着中俄互信力度的不断加大,面对一些涉及地缘政治的大型基建项目,俄罗斯也没有从中进行干涉,中吉乌铁路就是最好的例子。要知道,自苏联时期开始,中亚就是战斗民族的势力范围,根本不允许外部势力的介入。铁路项目不仅关系着经济,更是牵涉到政治和军事,因此高度敏感。早期,我国和吉尔吉斯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洽谈中吉乌铁路项目时,俄罗斯国内的一些极端右翼势力就公开反对,并影响到俄罗斯政府的决策。而在中俄深入对话沟通的基础上,如今俄罗斯已经全面松口,让铁路项目得以全面开展。
作为连接中国和中亚的重要铁路枢纽,中吉乌铁路具有非凡的战略地位。一旦项目建设完成启用,它将是通往欧洲最短的铁路运输通道,可以大大节省运输时间和成本。借着这条陆路通道,我国的经济、科技、文化交往也将进一步打开,覆盖超40亿人口的庞大地区。而对于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来说,这条大动脉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也意义重大。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,从此将从“陆锁国”一跃成为联通欧洲和中国的“陆联国”,经济腾飞指日可待。同样,对于吉尔吉斯斯坦来说,根据经济学家的评估,中吉乌铁路未来的年货运量预计可达1300万吨,仅仅是大量过境运输业务每年就能为吉尔吉斯斯坦带来2亿美元的收入。再加上相关产业联动,人员就业等机遇,修建这条铁路,可谓是众望所归。
目前来说,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对于铁路项目都高度重视,也愿意和中国进行合作。不过,整个基建项目工程量巨大,牵涉的资金庞大,目前两国政府都面临资金难以筹集的困境。据悉,两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求更好的项目融资模式,保证项目如期开建,顺利完工。在扫除第三方阻碍的基础上,我们也展现出了足够的诚意,相信这条能够带来多方共赢的铁路,将成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又一张闪亮名片。
